DG视讯一颗钻石卖176亿!世界最大紫粉钻易手网友:更大的在河南人手里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7-22
分享到:
 据了解,这颗钻石重14.83克拉,被称为“玫瑰之魂”,是被拍卖的同类紫粉色钻石中最大的一颗。  无独有偶,香港富商刘銮雄也有一颗价值过亿的粉钻,于2015年11月在拍卖会上斥资2.2亿港元拍得,后来送给了他与现任妻子甘比的女儿刘秀桦。  近期,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北京的周女士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未能成功竞拍到价值百万的粉钻耳饰珠宝,随后她选择了定制服务。她决定通过柘光进行1:1定制

  据了解,这颗钻石重14.83克拉,被称为“玫瑰之魂”,是被拍卖的同类紫粉色钻石中最大的一颗。

  无独有偶,香港富商刘銮雄也有一颗价值过亿的粉钻,于2015年11月在拍卖会上斥资2.2亿港元拍得,后来送给了他与现任妻子甘比的女儿刘秀桦。

  近期,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北京的周女士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未能成功竞拍到价值百万的粉钻耳饰珠宝,随后她选择了定制服务。她决定通过柘光进行1:1定制培育钻石,单边重量不低于9克拉,并透露未来还有百万预算用于进一步的定制。周女士表示,她向来喜爱璀璨的珠宝,其丈夫也乐于赠送。她认为,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定制的培育钻石不仅比流拍的天然钻石更加闪耀,还拥有VVS级净度和D级颜色,因此她感到未来不必再局限于天然钻石的选择。

  据悉,培育钻石市场的崛起促使相关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上持续表现出上涨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多家培育钻石公司发布的业绩预报,其净利润实现了显著增长。

  近年来,我国的培育钻石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河南省,该产业逐渐成为了国产真钻产业的核心地带。

  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我国培育钻石行业的产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到2022年,该行业的产量已达到840万克拉,与2021年末相比增加了340万克拉,同比增长了68%。

  截至2023年,我国真钻产量已占据全球总产量的约80%,其中河南省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特别是在宝石级别的大颗粒培育钻石领域,我国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而河南省的贡献率接近80%。

  以本文开头提到的高端定制钻石品牌“ZG DIAMOND”(源自柘城)为例,直至2024年9月,

  其中,超过90%的销售额来自核心城市高净值客户。同时,该品牌也吸引了国际客户,包括中东地区的富豪,显示了其国际知名度和品牌魅力。

  “‘大克拉’高端定制、DNA培育定制和钻石豪镶”的销售模式是吸引大量客户的关键。”品牌负责人补充道,“此外,很多客人要求提供编码证书,目前我们已构建起了全面的管理体系,实施一钻一码,每颗钻石均附有包含ZG品牌标识的唯一编码,并与IGI(国际宝石学院)鉴定证书编码相关联,便于消费者通过品牌系统便捷查询钻石的全面信息与专业鉴定结果。”

  “我选择的D色、VVS净度级别的5克拉柘光培育钻石,配上18K金戒托,虽总体价格超过5位数但却仅仅只是天然原钻的1/10。”张女士作为对钻石情有独钟的珠宝爱好者,专偏爱“鸽子蛋”大小的“大克拉”钻石,“柘光也是我在网上购物时无意浏览到的,

  一方面,以张女士为代表的大克拉钻石爱好者群体订单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探索钻石新玩法的消费者数量更为突出,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创新和多元化。其中,DNA培育钻石的兴起尤为明显。在个性化钻石定制服务领域,柘光利用“纪念钻石”培育技术成功吸引了众多顾客,其中包括25岁的王女士。作为该技术的早期尝试者,王女士通过网络调研得知,该技术能够将个人DNA等独特元素融入钻石培育过程中,这一创新让她颇感惊喜。

  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钻石定义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实验室培育钻石纳入钻石大类。随后,在2019年,国际权威珠宝鉴定及分级机构GIA也宣布,使用“实验室培育钻石”来替代“合成钻石”,这标志着钻石界对培育钻石的身份进行了重新定义。

  近年来,培育钻石的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在多家机构看来,行业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局势,市场渗透空间大。在此背景下,上游生产企业积极扩产,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下游消费端相关珠宝公司纷纷加速入场。

  2021年,全球知名珠宝商潘多拉全面转向培育钻石,并宣布不再使用天然钻石。与此同时,施华洛世也通过收购培育钻石品牌Diamagnetic,正式进军该领域。

  尽管面临老牌钻石商的质疑,培育钻石仍然逐渐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认可。鉴于河南在全球“大克拉”培育钻石产能上的领先地位,中国品牌在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